風電確實不太透明,行業競爭格局也是卷的不行,都是苦逼行業,需要靠量跟降本增效,這錢確實不好賺!好在有些企業估值也不是那么貴!摸索那么久還是沒看得懂明陽4季度跟1季度到底是咋回事,不賺錢也不至于做到虧本啊,這量出的有點寒顫,太小了。
1.凈資產280億;市值470億;470-280=190億
2.從近兩年看明陽4費的控制相對其他家要強5個點左右。而且電場銷售可以平滑利潤,預計明陽內部凈利潤應該會控制在10%左右浮動!
(資料圖片)
3.明陽在手1.5G+擴建3.5G=5G左右的容量;此部分按1500元/KW來算的話。預計可以至少創造75億利潤;190-75=115億
4.23年明陽預計可定要賣電場才能平滑利潤;電場毛利潤預計在22個點左右,如果要賺10億收益至少要有10/0.22=46億營業額;去年銷售額307億做了7個多GW;今年Q1陸風0.94GW;27.2億營業額;虧本
5.風電是個苦逼行業。一定要靠量來平滑四費;否則費用高的嚇死人!明陽的優勢也就在于降本增效比其他幾家做的好一些,如果量不上來也是卵的,看看第四季度跟第一季度就知道了!預計未來2.3.4季度平均3GW是要做的;按1季度最差標準來27.2/0.94=29億
29億*3GW/月*3個季度=261億;所以至少今年風電營業額肯定大于261億。(1季度價格底部區間,而且這個29億是按陸風來算的,海風價格肯定遠遠高于這個價格,未來3個季度9GW的風電肯定不可能全是陸風)
6.所以明陽今年業績至少是46+261=307億;純利10%;最差30.7億肯定是有的!
7.470/30.7=14.5PE;實際PE應該是低過14.5倍的;
8.115/30.7=3.7年;除了凈資產;明陽 也就溢價3.7年。未來電力資源增長量是靠清潔能源補上去的,其中風電占了一大部分。還有未來以小換大,1萬8千公里海岸線。以及風電的出海還有降本增效,卷過一段時間,就還跟光伏一樣海內外無敵了。
所以多少價值劃算,一千個人有一千種想法,有人覺得7.8pe也貴,有人覺得25PE都是便宜的,關鍵在各自的思維里,短時間在手上有籌碼的人手中定價,長時間是價值均值回歸定價,在哪個階段哪個區間買合適,那就真是一門藝術??锤髯缘臅r間成本是否劃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