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述
【資料圖】
公司披露2022年年報及2023年一季報,22年實現營收26.45億元(+48.62%),歸母凈利3.13億元(-32.05%),扣非凈利2.49億元(同比-38.95%)。23Q1實現營收7.90億元(+77.45%),歸母凈利8159.69萬元(同比+471.33%),扣非凈利7558.76萬元(同比+746.31%)。
分析判斷
? 22Q4軍品恢復,訂單需求持續
公司22Q4、23Q1分別實現凈利潤1.31、0.82億元,同比分別+12.68%、+471.33%,自21Q1以來首次同比回正。據2022年年報,第四季度部分既有項目進入批量交付且訂單需求持續到2023年;多款重點精確制導項目進入批產準備,第四季度完成首批交付,2023年轉入正式批產階段。特種設備多個項目參與客戶競標,制冷產品線方向公司配合某重點客戶進入新應用領域,未來將持續發力該重點方向。
從財報看,公司2022年底合同負債達2.14億元,較期初大幅提升234.7%,印證公司訂單需求恢復。利潤端,公司毛利率、凈利率存在一定下滑,主要系產品結構變化、激勵費用攤銷所致,我們認為,隨著高毛利軍品交付加速,其營收占比回升,公司盈利能力有望修復。
? 境外收入持續高增,受益產品滲透率及市場份額雙重提升
2022年公司繼續加大海外市場拓展,市占率、認可度持續不斷提高,境外收入13.28億元,同比+78.47%。公司海外銷售主要為戶外運動產品,戶外狩獵對于紅外熱成像整機的需求量較大,從而帶動公司境外收入持續高增長。同時,公司境外業務存在產品滲透率及市場份額雙重提升的邏輯。近年來,國內紅外熱像儀產品技術突飛猛進,成本優勢明顯,在全球市場的占有率持續提升。根據Yole,2020年國內產品全球市場占有率占比已達44%,相較2019年提升了29%;預計到2025年,中國紅外熱像儀在全球紅外市場份額將達到64%。其中,公司2020年全球市占率達10%,排名第五。同時,前期公司海外客戶以歐洲地區市場為主,2020年開始在北美等其他地區進行業務布局,而2021年美國注冊獵人共1,520萬人,北美地區戶外熱成像產品出貨量占比達21%,未來市場空間仍然較大。
? 微波業務增長亮眼,無錫華測成長可期
在微波領域,公司建立了完整產業鏈,以T/R組件、相控陣子系統及雷達整機切入微波領域,同時在底層的微波半導體方面持續建設核心競爭力?;谏鲜霾季炙悸?,公司于2018年設立全資子公司成都英飛睿,涉足相控陣天線子系統及地面監視雷達整機等微波業務;于2021年收購無錫華測56.253%的股權,布局T/R組件業務。報告期內,兩家公司繼續穩步推進模塊、組件、整機業務,研發成果和市場開拓均取得了顯著進展。無錫華測業務快速恢復,產能持續提升,圓滿完成全年研發和T/R組件生產交付任務,22年營收3.42億元,兩年復合增速60.9%;凈利潤2593.9萬元,兩年復合增速64.0%。
? 完成民用車載布局,打造發展新增長點
在車載領域,公司已實現從芯片探測器、模組到系統產品全產業鏈布局,產品涵蓋單紅外、雙光融合、雙紅外等類型,分辨率做到256、384、640、1280及1920的全覆蓋,車型涵蓋乘用車、商用車及特種應用工程車輛等不同車輛類型。2022年,公司發布了國內首款通過AEC-Q100車規級認證的紅外熱成像芯片,將廣泛滿足汽車智能駕駛、自動駕駛、智能座艙等領域的應用需求。車載紅外領域獲得了包括比亞迪、滴滴在內的多家企業定點項目;和圖森未來、智加科技等知名自動駕駛公司構建深入合作關系。公司將圍繞紅外熱成像等智能駕駛時代的主要傳感器,在產品端和市場端持續深耕和拓展。
據2022年年報,公司車載紅外熱成像產品研發項目已結題,累計投入2950萬元,主要應用于民用車輛夜視系統,提高車輛駕駛安全系數。公司采用自主研發高性能非制冷紅外探測器,整機成像清晰,功耗低,可靠性高,目標識別率高,已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投資建議
公司是國內非制冷紅外龍頭,隨著特種裝備業務需求復蘇、境外銷售持續高增、微波業務貢獻增量,公司中長期發展向好;短期看,疫情退坡,裝備采購流程有序開展,疊加彈載產品需求爆發,公司2023年業績有望快速反彈??紤]到軍品交付節奏加速等原因,我們調整公司2023-2024年盈利預測,并新增2025年預測,預計2023-2025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35.87/46.65/58.09億元(此前2023、2024年為32.47、41.14億元),歸母凈利潤5.15、7.47、9.72億元(此前2023、2024年為5.15、7.56億元),EPS分別1.15/1.67/2.17元(此前2023、2024年為1.15、1.70元)。對應2023年4月28日51.71元/股收盤價,PE分別為45/31/24倍,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核心客戶訂單波動風險;市場開拓不及預期風險;市場競爭加劇風險等。
相關報告
【華西軍工】睿創微納需求復蘇,拐點來臨
注文中報告節選自華西證券研究所已公開發布研究報告,具體報告內容及相關風險提示等詳見完整版報告。
分析師陸洲
分析師執業編號S1120520110001
證券研究報告《睿創微納23Q1業績高增,拐點明確》
報告發布日期2023年5月3日
重要提示
《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通過本訂閱號發布的觀點和息僅面向華西證券的專業投資機構客戶。若您并非華西證券客戶中的專業投資機構客戶,為控制投資風險,請取消訂閱、接收或使用本訂閱號中的任何息。因本訂閱號受限于訪問權限設置,若給您造成不便,敬請諒解。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法律聲明
本訂閱號為華西證券軍工團隊設立及運營。本訂閱號不是華西證券研究報告的發布平臺。本訂閱號所載的息僅面向華西證券的專業投資機構客戶,僅供在新媒體背景下研究觀點的及時交流。本訂閱號所載的息均摘編自華西證券研究所已經發布的研究報告或者是對已發布報告的后續解讀,若因對報告的摘編而產生歧義,應以報告發布當日的完整內容為準。
在任何情況下,本訂閱號所推送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華西證券及華西證券研究所也不對任何人因為使用本訂閱號息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
本訂閱號及其推送內容的版權歸華西證券所有,華西證券對本訂閱號及推送內容保留一切法律權利。未經華西證券事先書面許可,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刊登、轉載和引用,否則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責任由私自翻版、復制、刊登、轉載和引用者承擔。